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2调查对象基本养老保险认知及参与情况(附下载)
- 2023-04-14 来源:养老金融50人论坛
如需查阅及下载《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报告全文,请关注公众号【养老地图网】后,回复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即可免费下载。
2.1 调查对象基本养老保险总体参与情况
2.1.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为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潮流,传统依靠国家和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了社会化的转型,现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199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于2009年、2011年分别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于2014年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制度上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度上的全覆盖。
当然,制度全覆盖并不意味着人群全覆盖。为了解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情况,课题组设计了“目前,您参加了下列哪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以了解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覆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9.92%的调查对象参加了不同种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61.77%,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25.58%,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有2.56%,但仍有10.08%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任何种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如图 2所示。
图 2 调查对象基本养老保险参与情况
从全国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为10287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为48074万人,占比46.7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数为54797万人,占比53.27%。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超过六成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是由于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农村居民,这类群体参保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原新农保)为主,由此带来了一定的样本偏差。
2.1.2 基本养老保险未参保人群的特征分析
分析没有参加任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特征,从年龄分布看,29岁及以下的调查对象有28.18%没有参加任何养老保险,其次是6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其他年龄段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人数占比相差不大,如图3所示。考虑到29岁及以下的调查对象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等尚未就业的群体,故未参与养老保险的比例应当会最高;而6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未参保比例高可能是因为养老保险建立初期宣传力度小,许多老人在当时未参保也符合常理,但以上数据结果也反映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图 3 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人群的年龄分布
分析没有参加任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收入分布特征,随着收入的增加未参保人数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没有收入调查对象未参保比例达到82.86%,如图4所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没有收入的群体仍属于在校学生,不符合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条件,另一方面,可能正式由于有些群体虽然符合参保条件,但受制于收入限制,没有能力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这反映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保尽保的目标还未实现,同时,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继续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图 4 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人群的收入分布
从健康分布来看,随着健康状况的弱化,调查对象未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如图 5所示。这可能是因为健康状况越差对自身老年生活担忧程度越高,参与养老保险为老年生活增添养老保障的意愿越高;同时考虑到健康状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健康状况好的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应当还是在校学生群体,无需参保。
图 5 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人群的健康分布
2.1.3 基本养老保险未参保的原因分析
进一步了解未参与任何养老保险群体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40.19%的人选择了“等年龄大些再参保”,是调查对象未参保的主要原因,还有28.60%的调查对象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参加”才未参保,其他原因包括有子女赡养无需参保(8.70%)、收入有限支付不起(8.50%)、工作经常变动(7.92%)、养老金太少作用不大(7.54%)、工作单位没缴纳(5.51%)等,如图6所示。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群体的养老储备意识相对较弱,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监管和保障力度还不够,需要在未来加以改善。
图 6 调查对象未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因
2.2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领取情况
2.2.1 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认知
为了解受访者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认知水平,本次调查设计了“您知道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多少年,退休后才能够领取养老金吗?”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76.46%)的调查对象正确选择了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的正确选项,剩余23.54%的调查对象对最低缴费年限不甚了解,如图7所示。这表明仍有少部分群体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认知尚不到位,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相关的政策宣传。
图 7 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认识情况
分析不同年龄调查对象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29岁及以下群体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政策的了解程度远低于30岁以上的群体,如图8所示。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群体尚未就业或对养老问题还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此外,40岁及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该部分群体的回答正确率均超过80%。
图 8 不同年龄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认知的正确率
在不同收入调查对象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认知情况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收入的增加,调查对象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认知的正确率总体上呈“倒U型”趋势,没有收入的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仅为25.24%,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这类群体有相当大一部分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导致其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低;而随着收入的提高,调查对象的回答正确率也有所上升,而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群体基本养
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政策认知的正确率又有所下降,如图9所示。也就是说,相对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程度低于中等收入群体,这可能是由于低收入群体由于相对较低的缴费形成了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高的预期,因此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有限,而高收入群体则可能收入来源多样,不是主要依靠养老保险,因此对制度的关注度有限,而中等收入群体则预期通过基本养老保险获得相应的养老保障,因此对制度的认知更为清晰。
图 9 不同收入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认知的正确率
2.2.2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情况
为了解调查对象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额度,本次调查区分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两种核心的基本养老保险类型。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在总结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其中个人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区、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
本次调查中,61.77%的调查对象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从参保缴费金额来看,结果显示,超过七成(70.78%)的调查对象年缴纳费用在500元及以下,仅有5.44%的调查对象年缴纳费用在1000元以上,如图10所示。总体来看,城乡居民选择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相对较低。
图 10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调查对象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
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端于199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决定》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模式,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办的做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并在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比例分别统一为20%和8%,单位缴费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进入个人账户,自此实现了缴费比例的全国统一。2018年,为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区、市),将单位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高于9个月的省(区、市),可以阶段性将单位缴费比例降低至19%,降低费率的期限暂按两年执行。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明确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目前低于16%的,要研究提出过渡办法。由此形成了单位缴费比例16%,个人缴费比例8%的格局。
本次调查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对象占比28.14%,数据结果显示,超过九成(93.59%)的调查对象月缴纳费用在500元及以下,如图11所示。进一步了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实际缴费率(月实际缴费额/月收入),调查数据显示,实际缴费率的平均值为5.11%,低于个人缴费8%的法定费率。
图 11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调查对象每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
2.2.3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26.60%的调查对象已经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如图 12所示。由此可判断出制度的赡养比约为36.74%,根据人社部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底,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为29370万人,参保缴费群体为73501万人,由此计算出制度的赡养比为39.96%,基本与调查结果一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本次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图 12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
进一步了解调查对象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时间,调查数据显示,开始领取养老保险的年龄集中在55岁及以上,仅有2.28%的调查对象在50(含)-55岁之间领取了养老保险,如图13所示。这也比较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60周岁领取养老金,城镇职工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且连续工龄满10年的即可领取养老金的规定。
图 13 调查对象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时间
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基本集中在每月300元以下,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养老保险待遇则大都在300元以上,如图14所示。总体上反映目前我国两种核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共同富裕目标背景下,如何平衡二者差距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图 14 调查对象不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比较
2.2.4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预期
为了解调查对象对于退休后基础养老金待遇的预期情况,课题组设计了“按照当前的收入和消费标准,您认为养老保险待遇达到多少元/月能够达到您的预期?"的题目,以直观了解调查对象对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预期情况。
数据显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预期水平的平均值为1572元/月,如图15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即2927元/月,据此可推算出,调查对象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预期值大约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3.71%。基本上接近国际上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的警戒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期望值相对理性,预期通过基本养老保险满足老年经济生活保障。然而,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待遇水平来看,根据《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715亿元,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6213万人,由此可推算出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平均待遇水平约为191元/月。这一数值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广大国民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图 15 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预期的平均值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预期水平的平均值为2316元/月,如图15所示。根据《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481亿元,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3157万人,由此可推算出202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均待遇水平约为3577元/月。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待遇水平已经超过预期,当然这与本次调查对象农村居民有关,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相对降低其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预期水平。
且从预期替代率的角度看,仅有12.45%的调查对象认为预期替代率在10%以下合适,而事实上领取养老金占收入比重在10%以下的人数比例却有48.70%,认为预期替代率在30%以上合适的人数比例有52.46%,而事实上领取比例达到这个比例的仅有13.15%,这都说明我国目前养老保险的保障力度与广大国民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2.2.5 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认知
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年龄意味着退休职工可以开始享受养老保险保障的年龄。调查居民对该年龄的希望值,可以了解居民对养老保险和延迟退休等相关政策的具体看法。剔除没有参加任何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查对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平均年龄预期为57.43岁,其中,超过九成(96.96%)的调查对象希望在60岁及以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仅有3.04%的调查对象愿意在60岁及以后才开始领取养老金,如图16所示。这表明在目前延迟退休的呼声不断高涨的情况下,还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在未来执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差异,小步慢进。
图 16 调查对象希望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
2.3 小结
2.3.1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水平较高,人群全覆盖尚未实现
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实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制度全覆盖并不意味着人群全覆盖。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有89.92%的调查对象参加了不同种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不容忽略的是,仍有10.08%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任何种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当然这类群体中可能有一部分为在校的学生,但仍有部分有收入的群体也未参保,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人群全覆盖的目标尚未实现,覆盖面仍有待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调查对象未参与养老保险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想等年龄大些再参保以及不知道如何参加,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灵活性,允许居民按照自身规划适时参保,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制度宣传还存在很大不足,有28.60%的人员还不知道如何参保。因此,如何保障无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和制度宣传与保障力度如何加强都是未来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需要思考的问题。
2.3.2 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认知良好,缴费水平相对偏低
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认知情况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着较好的了解,其中有76.46%的调查对象对基本养老最低缴费年限情况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即15年)。此外,从缴费水平来看,超过七成(70.78%)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年缴纳费用在500元及以下,仅有5.44%的调查对象年缴纳费用在1000元以上,总体缴费水平较低;同时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而言,其实际缴费率的平均值为5.11%,低于个人缴费8%的法定费率。
2.3.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及预期,保障水平面临提升压力
就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而言,无论是城镇职工参保者还是城乡居民参保者,其对待遇水平的预期向相对比较理性。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而言,其待遇预期的平均值为2316元/月,基本在目前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范围内。但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对象而言,其待遇预期水平的平均值为1572元/月,这一预期水平远远超过当前191元/月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待遇水平,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广大国民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保障水平面临着较大提升压力。
如需查阅及下载《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报告全文,请关注公众号【养老地图网】后,回复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即可免费下载。
相关新闻
- 国资系康养集团布局一览(十)——河南省 2023-04-29
-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官网信息,截至2022年末,河南省全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862万人,占比18.8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和占比均未公开最新数据。从2021年河南省人口发展报告我们可以知道,2021年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83.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99%。虽然从老龄化程度来看,河南省在全国位列中间水平,但是鉴于河南省庞大的总人口基数,其老年人口数量规模也较大,居全国第四(以2021年末数据为依据)。
- 十年养老路,“迷路”的那些企业(四) 2023-04-26
- 从2013年国务院出台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开始的中国养老产业元年至今已经是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之间,养老产业风云激荡,无数的企业已经进入或者谋划布局到养老产业之中。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已达9万亿元,预计2024年前后有望提前迈入养老产业转折期,产业销售额进一步加速。
- 人才难题待解 | 2023年4月养老服务发展报告 2023-04-25
- 观点指数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应对迫在眼前的社会难题,更需要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努力。报告期内,多个养老企业依托自身发展战略,走出各异的区域化发展道路,特别是泰康之家和九如城集团有多个新项目动态。九如城继续承接大量公建民营的社区养老项目,同时两步走,兼具高端养老社区的开发;泰康之家则持续贯彻“一个社区+一个医院”的模式,在长春、贵阳新拿地后,又实现了厦门鹭园社区配套医院的投入运营。
- 十年养老路,“迷路”的那些企业(三) 2023-04-19
- 从2013年国务院出台3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开始的中国养老产业元年至今已经是整十年了。在这十年之间,养老产业风云激荡,无数的企业已经进入或者谋划布局到养老产业之中。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已达9万亿元,预计2024年前后有望提前迈入养老产业转折期,产业销售额进一步加速。
- 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5中国农村养老金融活动面临的潜在挑战与完善路径 2023-04-18
- 中国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障安全网,但人群的全覆盖仍未实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9.92%的调查对象参加了不同种类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大多数的调查对象都认可并参与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养老地图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 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