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产业速递政策法规养老知识实地探访展会报道会议新闻前瞻视野老年养生

讲述:被赶出小区的养老机构老板

  决定将护理机构搬进社区时,张文勇(化名)没想到,自己会被迫离开。

  由于部分社区居民强烈反对,今年3月,他的养老护理机构在房租到期后无法续租。张文勇没办法,将老人们带到他购买的本小区另一套房子里,却再次被以各种方式要求搬离。

  邻居们无法接受这个机构的存在。认为它占用公共空间、房间气味大、卫生不过关、会给小区带来病毒等等。在相关报道中,实地探访的记者称,房内确实有异味,但地面和床上干净整洁。

  4月26日,张文勇支撑不住,决定停业。他将老人们送到附近的护理中心,然后四处奔走,希望能找到一个可以重新接纳机构的地方。但他始终没想明白,“我不是做坏事,既不违法,又不伤害别人,为什么就是不行?”

  以下是张文勇的讲述。

讲述:被赶出小区的养老机构老板

  机构内景 图源:“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1】被质疑在小区里“搞临终关怀机构,开太平间”

  事情要从2月底开始说起。

  一点预兆都没有,突然有一群人在我家门口喊。我开门一看,将近100个人,领头的是我们楼一个40多岁的女性,说我在小区里搞临终关怀机构,开太平间,要我滚出小区。他们拉着白底黑字的横幅,这个人一句,那个人一句,乱哄哄的,我被吓到了。

  看我还没忙完,他们就转移到商店等我。在商店,我理论了几句。说实在的,我有点生气,问他们,我做这件事触犯法律了吗?有没有错?他们说我错了,说我三天两头抬死人出去,态度很凶。我感觉不对劲,马上回了家。

  我一回来,他们就到我家门口,推翻了我放在外面的一大一小两个晾衣架,那是我在网上买的,花了将近6000块钱。

  那天以后,总会有人隔三岔五地从楼上扔两三袋垃圾下来,有时候扔得准一点,就在家门口,有时候没那么准,在前面的草坪上。袋子都烂了,垃圾散得到处都是,要拿钳子去捡。我不知道是谁。警察让我装监控,我又害怕还没等装好就被弄坏了。白花一两千,何必呢?

  3月初,他们又来大闹了一次。第二天市场监督局的人就来了,说我之前办营业执照的时候没有经过本小区80%的业主签字同意,不符合条件,必须取消。3月10号,我就自己注销了。注销之后,他们(指居民)又来了,说我无证经营。

  我原本没想过离开,但是他们这星期闹得太厉害了。经常晚上七八点过来,用别人跳广场舞的音响放音乐、蹦迪,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他们大都站在离我家四五米远的地方,偶尔有人来窗边,这里瞄瞄,那里瞧瞧。我不理他们,就坐着喝茶、看电视,虽然看不进去,但是也装个样子。

  前几天他们又在门口喊,我家老伴出去说了两句,他们就朝窗子砸砖头,还用弹弓射,我们在门口放了几个花盆,他们拿起花盆就砸,整块玻璃窗和纱窗都烂了。我昨天让人来修,花了一两百块钱,虽然不多,但这个行为不对啊。

讲述:被赶出小区的养老机构老板

  张文勇家的玻璃被砸坏图源:“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还有人用废机油泼我的门,弄得很脏,气味还大,人一靠近,就像进了一间汽车修理厂。这几天我没有闲心去洗,简单用水冲了一下。晾衣架我也不弄了,现在全都在门口散着。之前连续3天,每天架子都会被推倒,我重新组装完,第二天早上起床一看,又倒了。那段时间我和老伴都不敢开门,也不敢出去,几乎每天都报警。

  其实搬来这里之前,我在上一个社区也被反对过。搬过去第二天,隔壁的邻居就去投诉了,说我办养老院,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

  在这个小区的情况更难一些。有人说我把老人的衣服晒在公共绿地上,其实就是我们家门前一块空旷的草地,平常确实会晒些老人的被单和衣服;还有的说看到老人挂着氧气瓶在小区里放风,但机构的老人几乎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唯二能自理的,根本就不需要氧气瓶;至于我在房里点香烛,在路上撒纸钱,我用我的人格担保,我绝对不搞这些。

  我们产生的医疗垃圾很少,而且我会把它们消毒后再扔到卫生间下水道冲走。我囤了很多消毒液、酒精、碘伏,每天都要消毒,家里还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我做护工9年了,这点意识还是有的。而且我们这里的老人得的都是心脑血管中风、脑出血这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这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出面调解过很多次,每次都有四五个人过来,但是都没有比较好的结果。他们很体谅我,也很下力气帮我。知道我要搬走以后,书记带我到处找地方,帮我打电话,这些我都很感激。但我到现在还想不通,我不是做坏事,既不违法,又不伤害别人,为什么就是不行?

  【2】服务过近30个老人,看他们恢复“像得了很高的荣誉”

  当初选择这个小区,是因为我觉得这里环境比较好,像公园一样,周围有座山,空气和绿化也不错。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里离医院比较近,万一老人有什么事,打个120,不超过15分钟就能送到。

  最多的时候,有11个老人同时住在我这里。老人的病情不同,收费情况也不一样,基本在4000到4800块钱。

  从2019年自己开设机构到现在,我一共服务过差不多30个老人。停业之前,机构里还有6个。有两位是我老表(指表亲)的家属,其中一个从4年前就跟着我了。他因为脑出血成了植物人,女儿又在法国生活,老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把他送去了养老院。那里一个月7800块钱,他待了十几天,吃不饱,还生了褥疮,就又送到我这里。

  还有一对夫妻是去年年底过来的。他们是从锰矿退休的老工人,一个92岁,一个86岁,老两口结伴生活。他们的儿子退休了,在北京定居,女儿刚好就住在我们楼上。她知道我在做这事,要让爸妈过来,但老人一直不愿意。直到去年,两个人都病了,同时住院,才强行把他们拉了过来。

  刚来那段时间,他们站都站不稳,将近半年过去,现在恢复得很好,自己可以上厕所,或者去旁边的小商店买东西。女儿每天下来遛狗的时候,都会过来看一下。被送去别的养护中心那天,老太太跟我说,“我不去,我就在这里帮你守家。”还是挺感动的。

  在这个小区开机构的两年,大概有两三个老人去世。

  其中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家,跟了我3年多。她有点老年痴呆,之前摔断了骨盆,不能站立。除此以外,能吃,能睡,能说。老伴去世以后,她不愿和孩子们住在一起,一个人待着。3个儿子平常都要上班,没办法时刻照顾她,而且她不愿意吃东西,有点麻烦。来这里以后,我们就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她。

  去年她感染了新冠,刚开始还不是很严重,如果那时候送去医院,还有可能活下来,但是家属说,她都80多岁了,就不去了。再加上她自己也不想折腾,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个星期后,她就走了。

  不过坚持说要救的家属总是占大多数,基本上80%吧。我一说有什么问题,需要吃什么药,他们二话没说,马上就去买,或者我说营养不够,要买点蛋白粉,他们立刻买过来。这些其实都能证明老人的家里对他们是很疼爱的,只是可能他们没有照顾的经验,也没有时间。

  我刚搬过来不久,有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阿爷,因为身体原因去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回到家以后,整整六天六夜不吃东西,不喝水,整个人都是软的。不知道他是通过谁拿到了我的电话,我一听他住得不远,就过去看了情况。他当时脸色都黄了,呼吸也很弱,我马上把他接过来。

  得到他小儿子的同意后,我给他吸氧,强行插管,然后马上灌点米汤、加葡萄糖给他吃。十多分钟左右,他睁开眼睛,缓过来了。又等了半个小时,我再给他喂了大概200毫升的流食。到晚上,他能说话了。

  他在我这里待了不到4个月,最后已经可以慢慢走路。他回家那天,我很高兴,他能够恢复成这样,我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什么很高的荣誉一样。

讲述:被赶出小区的养老机构老板

  张文勇在照顾老人图源:“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开设这个机构之后,我和老伴就一直围着老人们转。我们和老人一起住,24小时,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朋友、别的老人或者老人家属喊我们出去吃饭,喝茶,我们都没时间。别说娱乐活动,现在我出去买个菜,都要快点回来,总觉得家里面还有很多事没做完。

  太忙的时候,我会请一个员工,每个月大概花两三千块钱。房租、水电费加上其他医杂费,需要将近8000块,如果碰上夏天开空调,光电费就要1300块,再加上我和老伴自己的开销,每个月2万左右的收入其实不剩多少。

  现在我不用交房租了,但是还有18万的房债要还。

  【3】2019年医保政策变化,看到了商机

  4月26号,我把老人们都送走了,其中3个被送到疗养院,另外3个被送到了我的朋友开设的护理机构。这以后,小区居民们没再来闹过。

  女儿劝我不要再做下去,毕竟都已经快63岁了,这么大年纪,随便找点其他事情做算了。但我已经爱上这行了,没办法,也不知道现在还有什么别的适合我。

  最早接触护工这个职业,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家里的老人得了脑梗,他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就喊我去帮忙。我原本是个厨师,但休息了一年,正好有时间,就去帮了半个月。后来同病房的一个患者刚好也没人看,家属就问我能不能帮着一起照顾。渐渐地,越来越多人开始找我,我想了想,这也是个行当,又是做善事,所以下了决心,就做这个。

  老伴做护工十多年,时间比我更长,她还在ICU病房里做过六七年。我们没有待在一个固定的医院,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去哪里。柳州市大大小小的医院、科室,我们基本上都熟了,什么病人都遇到过。说实在的,以我终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工作了三年的护士,在护理这块都不见得比我懂。

  2019年,医保推出一个政策,每个病人不管好不好,能不能走,满15天就要转院。以前都可以待个半年一年,现在不行了。当时我们每个月搬东西、换地方,要搬两三次,很麻烦,再加上吃和睡的条件都不是很好,我就想,不如找个房子,接一两个病人回来,自己护理,就不用跑来跑去了。

  最终选择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是因为我这些年来接触的老人太多了,对他们的遭遇深有感受。而且现在中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新闻上说,到2033年,老年人口估计要超过4亿。特别是我们1950年代、1960年代的父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管4个老人,没事还好,一有事,你怎么办?这些老人需要帮助,要是总没有人站出来,他们最后这段路会很难走。

  所以这个事我还是想坚持做下去,而且还想做大一点,我不服输,我要从头再来。

  现在我看中了一块地方,在市中心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以前是所学校,有七八百个平方,后来办不成了,荒废在那里。它周边的环境还可以,而且是独门独户,有围墙,还有个大院子。交通也方便,附近有两家医院,公交车也能到。

  但是现在还没有定下来,需要周边的村民签字同意才行。希望他们能同意。

  还有租金问题。价格是6.8万一年,大概5000多块钱一个月,有点贵,现在也正在谈。但是这个好说,只要我能做大,可以接收更多老人,也能付得起。

  到时候我和老伴两个人肯定不够,我得再请人,其他养老院的工资在3000块钱左右,我可以给他5000块钱,只要他能把这件事做好,那我自己少拿一点,问题不大。等到谈妥以后,我就会去把营业执照重新办回来。


相关新闻

快乐迎五一,致敬劳动者| 凯健养老各地丰富多彩文娱活动集锦 2023-05-01
快乐迎五一,致敬劳动者。凯健养老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节日更有温度,更加温暖。在我们的入住长者中,有医生、教师、护士等各种职业,虽然他们已经离开岗位多年,在节日来临之际,上海凯健华展苑组织长者们看图摆POSE再现多种职业风采,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
德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情系养老院,春日送温暖”敬老院志愿活动 2023-05-01
春意款款,岁月缓缓。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这美好春日里,山东省德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们来到了养老院和老人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下午。为继承和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老人们感受青少年的朝气与社会的温暖,教师教育学院于4月25日在云尚养老服务中心举办“情系养老院,春日送温暖”敬老院志愿活动。
青岛福彩养老院扎实开展“五一”节前安全生产工作 2023-05-01
“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民政局安全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养老院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节假日期间养老院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青岛福彩养老院认真部署节前安全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和消防应急演练,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老人和职工的安全。
老年大学课堂开讲啦~莱西市夏格庄镇丽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中医养生有一套! 2023-05-01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受到政策的持续大力支持,发展迅速。同时,中医部分理念和疗法与健康、养老、养生等理念天然契合。为促进中医和养老有机结合,赋能养老中心发展,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夏格庄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医师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到莱西市夏格庄镇丽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开设老年大学课堂教授老人养生保健穴位及八段锦等养生操,使老人感受中医氛围,学会养生保健方法,体验中医药文化的乐趣。
超大排场!众多劳模“齐聚”同一家养老社区——泰康之家! 2023-05-01
他们是共和国的功臣、是民族的精英、是人民的楷模、是新中国征程的记录者,一张张证书、一段段资料、一枚枚奖章,他们用自己的干劲、闯劲、韧劲,刻画出了共和国建设者们奋斗的底色。5月1日,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回顾在此安享晚年的,全国劳模们的峥嵘历程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wt_191pc@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养老地图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 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P_B04
P_B05

推荐专题

养老反诈骗养老反诈骗

养老地图网养老发诈骗专题,为您提供全国各地最新的养老诈骗案例,展示各地的最新养老反诈[详细]




首页反馈合作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