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入发展“快车道”从“养老”朝“享老”跨越
- 2023-04-14 来源:养老地图
截至2022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共有老年人口120.0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1.79%。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淮安市抢抓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契机,瞄准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找准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堵点,以改革谋突破、图发展,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向“有质量”迈进,广大老年人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跨越。
临近中午,饭菜飘香,中心的长者食堂也热闹起来。“荤素搭配合理,两荤两素一汤只要十块钱,既方便又实惠。”家住附近的姜爷爷对中心提供的老年餐十分满意。据清江浦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王志建介绍,这栋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二层小楼,此前是一处内部权属复杂、设施老旧的房屋,通过清江浦区民政局多次沟通协商,明晰权属关系后,改造成一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交由社会力量运营。
柳树湾街道位于淮安市老城区,针对老城区老年人口基数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紧缺的情况,淮安市抓住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有利契机,创新破题路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连续7年被列为淮安市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我们以试点为契机,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深化改革考核,让广大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淮安市民政局副局长董刚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新建住宅养老服务配套用房等方式,持续强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将新建成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街道级养老服务综合体28处,覆盖超过70%的街道。
与此同时,淮安市还不断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通过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先后引入禾康、九如城等国内知名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市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598个,社区(村)覆盖率达100%。各区(县)依托智慧养老平台,盘活线上线下各类养老服务资源,为27万余人提供8大类、70余小项居家上门服务,仅2022年,居家上门服务达200余万人次。
智慧养老、物业+养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改革试点的引领下,淮安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迅速、成效凸显,获评全国第五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试点地区,其创新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五统一”的做法入选民政部优秀案例。
作为淮安市的人口大县,涟水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3.32%。近年来,通过科学研判人口分布情况,涟水县扎实推进“1+5+N”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即1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N个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养老服务不断提档升级。
近日,韩志中、李如成等10位老人搬进了他们的“新家”——涟水县朱码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儿女常年在外,只剩我一人在家。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在这里颐养晚年。”面对温馨舒适的环境,年近八旬的韩志中老人难掩兴奋。
“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发挥县级养老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还探索将街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资产管理权限交给县政府,实行管办分离,引入专业养老服务团队运营,并发挥其辐射功能,延伸到周边农村居家上门服务。”据涟水县民政局局长薛必猛介绍,该县16个街镇原有农村敬老院26家,普遍存在设施老旧、管理理念落后、人员专业性不足、床位空置率较高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涟水县优化养老机构布局,将26家敬老院转型提升为9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朱码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就是第一家,整合原有4个敬老院建成,设有150张床位,委托上海九如城养老集团进行运营。
目前,淮安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10家,街镇日间照料中心46个,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的标准化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网络布局,是淮安市养老服务发展的着力点。2023年3月,淮安市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涟水县召开,淮安市民政局局长李萍对涟水县结构优化、多元普惠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思路和体制机制创新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全市各县(区)进行推广。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养老服务一方面事关民生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有效拉动消费,兼具事业与产业双重属性。近年来,瞄准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淮安市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统筹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
为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2年,淮安市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2022年版)》,对2020年基本养老服务的项目及内容作了进一步充实拓展,对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及标准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32项清单中,既有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这类面向特殊老年人的保障服务项目;又有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向社会老年人的普惠服务项目。
据淮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张南起介绍:近年来,淮安市持续加大投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不断做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切实兜好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通过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享有;与此同时,结合部分区县区域资源禀赋,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养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其中盱眙县与南京市金陵集团联手打造的天泉湖养老社区,依托独特的康养资源、智能设施和完备的医养服务体系,已具有品牌效应,备受南京及周边长三角地区老年人的青睐。
为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淮安市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提供土地、税收、房租等优惠减免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先后引入禾康、九如城、银杏树、金陵集团等10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发展,连锁化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8个,不断提升全市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能力。先后引导社会力量投资7.8亿元参与“十四五”规划的14个养老服务重大工程项目。
“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的愿望,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农村邻里互助’模式,融合‘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和设备,引入专业团队,为农村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配餐送餐、巡访关爱、健康监测等服务。”据淮阴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严世婕介绍,淮高镇大福村幸福院、古清口街道辣树村养老服务中心已成为该区村级养老的示范点。
为尽快补齐农村养老短板,近年来,淮安市从提升服务设施、构建服务网络、整合社会支持力量等方面入手,让农村老年人享受便利可及的养老服务。
“通过加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农村敬老院‘无人问津’的寒冰正在消融。”据盱眙县民政局局长王静介绍,该县桂五镇敬老院于2020年完成了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转型,改造后,富余床位向低保家庭中的失能、重度残疾、独居老人等群体开放,最多时曾吸纳社会老人20余人,大大降低了床位空置率。
近年来,淮安市推动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农村养老“四梁八柱”,自2020年以来,全市投入1.3亿元,共改造提升或新建24个农村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每个县拥有3所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明晰区域养老功能定位,实施公建民营,在满足本地区部分失能及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向周边区域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同时,将服务延伸向农村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与此同时,联动家庭、社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志愿者力量,开展农村留守、特困老年人关爱服务项目,明确重点人群监护照护责任,社区(村)工作人员、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慰问,织密兜牢农村特困群体养老服务网。
相关新闻
- 访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志业 2023-05-05
- 坚守养老赛道深耕适老化产品访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志业广东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李志业中匠福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适老
- 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暨推进医养康养服务业发展工作会在武安召开 2023-04-23
- 4月23日上午,河北省邯郸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暨推进医养康养服务业发展工作会在我市召开。邯郸市政府副市长靳禄兵出席会议并讲话。邯郸市政府副秘书长田东主持会议。邯郸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左印堂通报了2022年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了2023年养老服务重点工作,宣读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医养康养服务业发展的二十条措施》。我市领导董志毅、武建生参加。
-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情系养老院 义诊暖人心 2023-04-22
-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美德,深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4月18日上午,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麻店镇卫生院抽调10余名科室医务人员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来到镇敬老院,为院里的老人们进行义诊服务,把爱心、温暖和健康送到老人们的身边,切实保障敬老院孤寡老人身体健康、身心舒适。
- 面对养老院,老人们有什么顾虑?——来自基层的养老调研报告③ 2023-04-22
-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失能失智、身患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养老挑战更为严峻。“住进养老院,能过得舒坦吗?”养老院虽说是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但出于某些原因,不少老年人仍心存顾虑,对此持“怀疑”态度。
- 陕西省这六项实事,关乎养老惠民 2023-04-22
- 4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由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军介绍陕西省养老惠民六项实事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末,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11万人,陕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目前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7778个。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养老地图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 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 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